釣魚台主權之爭促成港、台兩地的大學生與留美學生積極串聯,依靠刊物網絡、遊行抗議等方式爭取國際發聲空間。保釣運動也促成兩岸清大,將保釣資料數位化,建立保釣資料網站,舉辦研討會,所有資料都進行交流、分享。

 保釣運動引發民族及民主運動風潮,在戒嚴時期許多人才被迫無法返台,只能以編輯刊物、演講等方式發聲。但這些辛苦付出心血印製、發行的珍貴文獻,至今仍未獲重視,致使國人對這群先驅了解甚少,相關研究多數付之闕如。

 新竹清大圖書館民國九十四年五月展開「葉榮鐘捐贈資料」數位化工作,在多位熱心人士協助下,清大圖書館陸續獲贈海外留學生刊物,清大網頁亦有釣運文獻館查詢相關資訊。

 清大圖書館組長王佩玲表示,北京清大釣運資料典藏始於二○○七年九月,在該校物理系教授吳國禎(他當年也是保釣人士)牽線下,原美國休士頓大學教授周本初保存的十二箱保釣資料,無償捐給北京清大圖書館。後來又陸續收到龔忠武、楊思澤、林潮等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卅五箱保釣資料。

 為了妥善保存這批珍貴資料,北京清大和新竹清大在圖書館成立了保釣資料整理小組,還進行了口述史的著錄與保存。

 王佩玲說,兩岸清大圖書館為了典藏保釣資料,皆已完成保釣資料數位化工作,建立了保釣資料的網站,把得到授權的資料公布提供查詢,並建立保釣資料特藏室,提供給專家學者研究。兩岸清大後來陸續舉辦了研討會,所有資料都進行交流、分享。

 前清大圖書館長謝小芩在校方支持下,啟動保釣運動資料文獻收藏計畫,邀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劉容生等人,合力編輯了一本《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在民國九十七年年十一月出版,成為台灣第一本由大學出版的保釣運動專書。

 兩岸清大圖書館民國九十八年保釣論壇活動之前曾交換過清單,大致來說,重要的保釣刊物,如《柏克萊戰報》、《釣魚台簡訊》、《野草》、《水牛》等,雙方都有。新竹清大還保有保釣運動之前台灣大學生發起的自覺運動刊物《新希望》,由當年的發起人、劉容生副校長捐贈。

 新竹清大圖書館保釣文獻資料中心,保存的保釣資料,包括影像、圖像、數位資料、中西文期刊、刊物圖書、中英文卷宗等,累計超過五千六百項、影音七十七項。

 歷年蒞校查詢資料的有名人士不計其數,例如,前新聞局長、目前擔任北美事務協調委員長的邵玉銘、廈門大學教授林念生、保釣人士劉虛心等人。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