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共同推動的科教體制改革創新試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以下簡稱“生命中心”),自2011年4月18日掛牌以來,在爭議聲中奮力前行。
中心是我國在生命科學研究與教育領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既然是改革,就會與原有的觀念理念、體制機制乃至條塊利益發生衝突,有爭議也是正常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說。
創新人事制度
教師是提高科研、教學水準的根本所在,人事制度則是改革的第一關。生命中心打破了鐵飯碗和學校及院系間的藩籬,嚴格按照國際慣例聘人、用人,以期建立一支國際水準的生命科學研究與教學隊伍。
在聘用標準上,新聘教授的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5歲,其學術水準明顯高於此前清華、北大該領域的平均水準。以2011年生命中心首批PI(首席科學家)招聘為例,兩校各相關院系共有119位教授遞交申請,經過海外評審專家組評議,最後入選的只有39位,通過率約1/3。
在薪酬體系上,生命中心採取國際通行的年薪制。“既然要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下招聘國際化的優秀人才隊伍,其待遇也要基本與國際接軌,特別是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消費水準較高的北京。”施一公認為,“這是對創新人才的尊重。”
當然,高薪也不是白拿的。“聘任滿5年,生命中心會對教授們的科研表現進行國際同行評估,只有達到本領域世界領先水準者才可以續聘,否則就得走人。”施一公說,“生命中心招聘的大門,向兩校所有的相關院系敞開,希望能更好地實現資源分享。”
創新科研管理機制
PI負責的實驗室是生命中心科研組織的基本單元。“科研管理改革遵循的原則,是尊重科研規律,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讓他們能全身心投入科研,天高任鳥飛。”施一公說。
當前科研人員最苦惱的,莫過於花大量時間編寫專案報告、申請課題經費,甚至還要向“潛規則”低頭。為此,生命中心利用財政部每年提供的專項資金和學校自籌的配套經費,借鑒美國HHMI(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成功經驗,激勵科學家自由探索未知前沿。
對於新招聘的年輕PI,聯合中心採取“柔性支持”,使他們能順利地建設實驗室、儘快開展研究工作;同時,這三年可以先不上課,全身心做科研。
在科研專案上,生命中心採取“自由主義”,即不規定具體的課題、不設具體的考核指標,PI們可以“我的科研我做主”。
“對於一個好的科學家,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援其科研工作是一種浪費,甚至是對其創造力的扼殺。因此,中國一定要有一些這樣的地方,可以讓有能力的人無拘無束地發揮。”施一公說。
創新教育機制
以卓越的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帶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生命中心的主要任務之一。為從根本上改變“在國內上本科、研究生出國留學”的局面,生命中心利用兩校優質的教授資源,建立從本科到博士後的一條龍人才培養體系。
據介紹,從今年下學期開始,北大和清華的生命科學學院將各提供10門課程,供雙方的本科生自由選課,學分互認;兩校研究生的共用課程也將在明年開放。
此外,生命中心計畫在今年暑期面向全國的大二、大三本科生,舉辦結構生物學、化學生物學、幹細胞研究等3個暑期班,把一些先進的科學理念、實驗方法教給他們。
生命中心甚至把培養創新人才的觸角延伸到高中教育。據瞭解,今年夏天他們將在清華大學舉辦一個高中生物教師研修班,面向全國重點中學,為豐富和拓展一線高中生物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貢獻自己的力量。與此同時,生命中心還計畫與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和北大附中三所學校合作,組織教授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並把優秀學生帶到實驗室進行科學“催化”。
“培養創新人才,環境的潛移默化尤其重要。”施一公說,我們把世界上優秀的博士後招進來後,整個的科研環境就會大為改觀;這些博士後會影響博士生,博士生會影響碩士生、本科生……長此以往,整體的教育水準就會水漲船高。
優勢互補、協同創新
據施一公介紹,清華、北大的領導之所以對生命中心都高度重視、傾力支持,主要原因是兩校對于科研、教學的改革理念高度一致。作為全國高等院校的排頭兵,兩校聯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分享、協同創新。
兩校聯合招聘PI、同步面向海內外招收優秀博士後及博士生,實驗設施設備互通有無,科研上相互合作,教學上資源分享……“儘管在具體的工作細節中偶有碰撞,但我們的聯合是真正意義上的聯合。”
生命中心運作一年來,成效已見端倪。單從科研上看,生命中心PI已在《自然》、《科學》、《細胞》等國際頂尖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聯合舉辦學術報告及專題講座百餘場。
“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人才培養,都需要時間。十年以後回頭看,生命中心一定會培養出一大批世界級的優秀人才,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成為世界頂尖的科研、育人機構。我對這一點毫不懷疑。”施一公說。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