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華大學的兩位名譽博士,對大學生就業表達他們的看法,引起一些討論。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要學生「培養未來謀生的能力」,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認為大學不應培養「耕牛」,而要培養「賽馬」,也勸大學生別再念電機系。如果只從就業觀點評論,當然失之偏頗,並非兩人原意。

 大學要培育什麼樣的學生,企業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是相關而不相等的問題。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但要培養未來謀生的能力。大學不應僅培養「耕牛」,但也不能只培養「賽馬」。

 大學教育的目標自近世大學成形後,中外多有思索討論。大學應培養通才還是專才呢?美國有許多著名的博雅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目標是通才,畢業後,再分流到各行各業。其他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史丹福大學,這些名校培育出無數優秀人才,因此無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培養人才模式。

 在價值多元,資訊爆炸時代,以往對大學生的期許在知識上要成為一個有學識的人(learned man),要「learn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對所有事務都有概念,對某些專業要能精到) ,已屬陳義過高。

 清大自九十九學年度起,學生成績由百分計分法改採等級制,讓學生不以追求高分為唯一目標,願意致力於學習效果的提升與達成,得以有機會與時間接觸其他有意義的事,相信未來對台灣的高等教育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身為學生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好基礎,畢業後不管進入那個行業,要能很快進入狀況,過早獨沽一味反而會影響未來的發展。(作者為清華大學校長)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